施甸县海港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些热点问题都有回应!

  • 时间:
  • 浏览:18
  • 来源:自考传奇私服发布网

  据了解,截至目前,海港区2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有4项,其余16项均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海港区加大机构养老方面投资,目前有2家公办养老机构和8家民办养老机构,机构养老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把机构养老做大,解决好群众入院难的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这些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夯实基础设施,保证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海港区大力发展医养、康复产业。依托光辉文化休闲养老中心、国康秦皇岛医养康养老中心,追求更高标准,实现医养结合,突出智能化养老,满足老年人一站式高品位的医养需求。

  答:海港区作为秦皇岛的主城区,聚集了全市80%的住宅小区,是老旧小区改造的主阵地。多年来,海港区委、区政府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老旧小区改善提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施甸县不断探索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高新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导,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和资金投入,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内配套设施不齐全或破损严重小区全面提高改造品质。通过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答:近年来,海港区大力发展养老事业。今年,更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发展养老事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突破口,制定了《海港区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康养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养老基础配套功能,全方位、多途径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着力破解养老难题。

  今年,海港区以项目为载体,加快秦皇岛燕达国际健康城建设,打造“医教研养老”一体化的健康医疗服务中心。该项目核心内容的金色年华健康养护院正在加紧建设,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和设备购置,预计10月份就可以投入试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900张普惠性养老床位及专业化、个性化的医疗、康复、照料、文娱等服务。

  海港区领导朱颖、孙贺、马馨、李佳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就群众关心关注的学校大班额问题化解、城市道路内涝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工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海港区如何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

  问: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目前,海港区老旧小区改造进展如何?

  根据居民反馈,组织社区和居民代表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制定初步方案。初步的改造方案先在每个小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后针对居民提出意见,进行方案调整,最终将调整后的改造方案再进行公示,居民无异议后由居民代表签字。真正做到尊民意、解民忧。海港区积极谋划示范项目,挖掘小区的历史文化,制定符合小区特色的亮点项目。如东环里市园丁院居住人群大部分为教师,文化主题为“尊师重教、书香社区”;秦皇小区文化主题为“健康、绿色”;玉峰南里军分区院文化主题为“军民共建”;红星小区文化主题为“建党100周年”等,充分展示小区文化特色,建设温馨家园。按照特色化要求制定实施水、电、暖、屋面防水、更换单元门、山墙保温等一系列改造项目,组织居民及产权单位共同出资、共同改造。目前收到居民出资43万余元,军分区出资20万元,自来水公司、富阳热力等单位已承诺按比例出资改造。

  2021年对庆园小区、玉峰南里军分区院等68个小区进行改造提高,共涉及建筑面积198319万平方米,564栋楼,24435户居民,计划投入资金6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9亿元,自来水总公司投资7000万元,富阳热力投资800万元)。主要改造内容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包括小区内部及与小区联系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热、消防、施甸县安防、生活垃圾分类、架空线规整等)、居住环境改造、生活配套设施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等内容。已于5月底全部进场施工,计划于10月底完工。

  答:(一)深入挖掘潜力,积极应对招生困难。在每年招生开始前,海港区多次到学校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学校的招生问题,逐校落实招生计划。各校想尽各种办法解决教室缺口问题,通过合并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停止幼儿园招生,借用其他学校教室等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学位供给能力。解决生源暴涨导致的入学压力,海港区自2018年起,累计扩班237个,2021年预计还将扩班65个以上。

  海港区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办好11件民生实事的通知》任务目标,全部承接,逐一落实,并建立“点单”“接单”“晒单”闭环体系,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化。

  下一步,海港区将持续探索养老产业发展道路,积极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施甸县全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问:今年入夏以来,暴雨连连,降水形势普遍严峻,影响百姓出行,请问海港区是否采取了相关措施改善城市道路的内涝问题?

  海港区通过入户走访、设立征求意见处、公开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征询民意改造诉求。联合社区利用五级微信群组织居民填写《老旧小区改造征求居民意愿表》,广泛征询群众改造意见,了解居民改造意愿,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推出“私人定制”改造模式。在政府规定的改造内容基础上,根据居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改什么、怎么改”让居民说了算。

  (四)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合理调配生源。海港区结合实际,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有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相关要求,科学制定中小学招生方案,指导学校有序确定入学对象,依次接收学生入学。自2020年起,海港区建立了学生入学班额预警机制,提前向社会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合理引导家长预期。此外,根据往年招生情况分析可能出现超员问题的学校,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制定“一校一策”分流方案,将超过学校招生能力的报名生源就近调剂到周边其他学校,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够相对就近入学。

  (六)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促进教育均衡。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推动集团化办学深度发展,稳步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集团化办学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集团内校区间教育、科研等联动机制建设,促进集团办学深度融合。深入总结集团化办学以来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到办学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扩展思路,集团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集团化办学效益初步显现,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二)借鉴成熟经验,适时调整政策。2019年2月1日海港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在居住证办理、本地户籍落户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对随迁子女的无序流动加以控制,进一步规范了全区的招生秩序。此外,严格控制大班额学校的转学申请,超班额的学校只允许转出,申请转入的向周边其他学校分流。

  (五)多渠道补充教师,缓解师资短缺问题。2020年,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110人,有效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同时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根据各中学超编情况分配教师交流指标,共选派240名教师参加支教交流,支教期限为两年。积极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开展大学生顶岗实习合作,择优选派153名顶岗实习生到学校实习,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通过开展新教师补充、教师支教交流、大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有效缓解部分学校专任教师紧缺问题,为消除大班额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答:一直以来,海港区高度重视城市道路积水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城区防汛排涝能力,全力降低城市道路内涝隐患风险,今年以来,海港区启动城市道路易积水点改造工程,高效完成方案设计、图审等阶段性工作,全力推进改造工程快速落地实施,高效竣工,“春耕夏收”,于6月底主汛期来临前,完成对:红旗路(护城河至和平大街段)、泰山路(泰山路及东北大学南门段)、河北大街(水产学校至新开河段)、兴源街(海阳路至护城河段)四处易积水点的整体改造。通过新建雨水沟、连通上下游雨水管网、增建收水口、调整沟底高程等施工措施,切实提高区域整体收水、过水能力,着力缓解城市道路内涝问题。在7月12日连续暴雨期间,涉改易积水点经数次暴雨考验,均未出现严重内涝积水问题,“逢雨必重涝”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汛期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提高。

  (三)全力推进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截止2021年,崇德实验学校、第七中学半岛校区、第七中学玉龙湾校区、东北石油大学附属小学和博雅小学均已正式投入使用;为迎宾路小学、和美实验学校和交建里小学等多所学校新建平房教室22间,建筑面积约2590平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招生压力。目前,第十六中学南岭分校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达润时代逸城小学等5所学校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临建房屋搭建完成,围墙、大门砌筑完成,建成后可增加建筑面积93147平方米,增加学位9000个,其他各项建设工程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为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养老,海港区按照“一居一标准”“一站一特色”的创建思路,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目前,海港区已有50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和52个日间照料站,配备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娱、精神关爱等服务设施,预计10月份将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今年下半年,海港区将深入开展“五个一批”活动,即收集一批意见,排查一批隐患,解决一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宣传一批典型。聚焦“一重两微”,即重大民生项目、民生微项目、群众微心愿,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